期翼中的梦回唐朝——日本关西9日自助游(二)

10月1日 第三天 嵯峨岚山-天龙寺-常寂光寺-落柿舍-袛王寺-大觉寺-祗园

早起,因为是在旅馆吃早饭,要预留一定的准备时间,比如收拾被褥什么的。天终于晴了,起来之后去小院子里溜达了一下,光脚去的。

传统日式旅馆的饭都挺贵的,所以老板问要不要吃早饭时候,还犹豫了一下。不过鉴于刚到京都,不太熟悉周边,早上又要准时赶点嵯峨岚山的观光火车,在房间里吃时间上有保证,所以就预约了。提供日式和西式,显然选日式了。晚饭就算了,是早饭的价格的十倍……而且我们在城崎的房间是带早晚饭的套餐。

上来之后一桌子,味道是真的非常好的,尤其是那个煎三文鱼。我们挺饿,风卷残云吃光了。

味增汤不如昨晚在今井本屋的,昨晚的味增汤可能是我喝过的最好的之一了,里面有很小很鲜的牡蛎,比国内的酱油汤好的不知道多少了。日本的米饭都很好吃,而且做的火候,水量都把握的非常到位,js说可能都是用量杯精确配比的,或者是有nb的电饭锅?

吃完了出门,服务员都在大门口站着,等候进出的客人,给客人拿鞋什么的。白天都站着,晚上会坐一下。看我们这么快就吃完了,还小惊讶了一下。

公交车到车站,JR坐到嵯峨岚山站,出来之后直接就是观光小火车的车站。车站和一个老式火车博物馆是一体的。

但是有一个和计划不一样的地方,就是因为昨天大雨,今天涨水,保津川的船停了。我们本来的计划是小火车从嵯峨岚山到龟冈,坐船再回来,然后逛岚山。所以临时改成了小火车从嵯峨到龟冈,然后火车回来。看还有卖往返的,一来觉得同一条火车线往返不太有意思,二来往返的价格也一点没优惠,肯定不如火车回来便宜,火车还更快,所以就买了单程。没能坐船,心里还有点小懊恼。

车上人很少,一个车厢就几个人。开车的司机特别有日本老司机的感觉,一路上还带解说神马的,当然我们是听不懂了。最后快到终点,还唱了一段日本的古曲吧,也听不懂,但是反正挺低沉浑厚的。

人大概就是这样,一直都坐绿皮车,羡慕日本新干线,后来自己有了动车,觉得好爽好快好方便,但是又开始怀念绿皮车。中国人这样,日本人也这样,可能只不过中国人扔得更快,保留的更少,日本人包装的更好吧,这个车显然比绿皮车好。

反正车一开,轰隆轰隆的,大家就都high了,风从耳边吹过,车在山路上行驶,山洞中穿行,偶尔还会在一些标志性的景点停一小下,觉得特别爽。

保津川,算是一条水不是很深,时有怪石露出水面的一条河,之前在看保津川漂流的主页的时候,发现日本人也会主打一些象形的怪石什么的,特别像中国景区常有的什么猴子石,仙女峰之类的。火车沿途下来,发现保津川本身的特别比较单一,从上游到下游一贯如此,所以心里也小嘀咕,如果真的坐船,2个小时漂流下来,也许未必能high……特别怀疑日本不像中国有那么多名山大川,所以日本人觉得保津川就high的不得了。倒不如剩下时间多逛一逛岚山……计划赶不上变化,变化也无所谓好坏,顺其自然就好,也就不懊恼了。

不过还是期待坐过的同学来讲讲体验,还是很好奇的。

保津峡这一站特别有爱,一排日本代表性的狸猫,还有个八音钟能敲出音乐来,很喜欢。


车到龟冈站,发现坐反向的人暴多,站台都满了,这样觉得正向人好少好爽。出站之后,有个指示,走几分钟就到马崛车站,可以坐火车了。结果一回头,和我们一起出站的人,一个都没有了,就有几个日本小朋友往反方向走……船又不开,也不知道都去哪里了,好诡异,难道要先坐公交去JR龟冈站?反正好诡异的。

哦,还有一件事。在这个观光火车龟冈站,还专门有个牌子,感谢台湾游客,在日本地震后,来日本旅游,支持当地经济发展……我了个擦,大陆人不来么。

我们就在日本的田间地头走了几分钟,到了马崛站,一个安安静静的很小的站,好像除了我们没有游客了。

很快回到JR嵯峨岚山站,本来想租个自行车,结果没找到。后来发现不租也挺好,山路好多,骑着估计也得死人。

第一站是天龙寺。1339年以天皇的离宫为基础建造,现在很多建筑是1900年重建的,禅院基本是14世纪的,是日本临济宗的主要禅院之一。

天龙寺是我们在日本进的第一个寺庙,从后面的体验来说,并不是最出彩的。但是它体量大,基本涵盖了日本寺庙的各个元素,为以后的旅程奠定了一个很好的比对基础。所以在这里把这些元素都一一列一下,以后去的地方,就可以直接说特色了。

特色一,脱鞋。

大多数是直接放门口,有个给拖鞋,大多不给。有的还让用塑料袋自己拎走,因为出口和入口不是一个。短时间脚踩在木头上的感觉还挺好的,所以一天之内脱脱穿穿我觉得还不错,有助于缓解疲劳。

特色二,禅意。
每个人各有自己理解。

特色三,枯山水。
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,点缀一些精心放置的石头,树木等等,也是禅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仅论白沙石的设计,天龙寺的很一般。

特色四,水。
水对于日本的很多寺庙庭院,应该算是奢饰品,能有点涓涓细流点缀就很好了,大面积的水域,往往是因为和天皇将军沾边,地位不同了。日本的水周围,很讲究树的点缀,枫树居多,但是绿的很有层次。可以想象如果到了枫叶红的时候,不同颜色不同位置,应该是一种很美的景象,难怪日本人趋之若鹜。

像天龙寺的水,就算是本寺的看点了。

特色五,青苔。
青苔也应该是枯山水的一部分,但是对我们的感染力太强了,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用青苔覆盖了,庭院里的路两边,花和树意外,除了白砂石就应该是青苔,种草坪什么的逊毙了。

日本人还会特意用小牌子指明每种青苔的名字。

特色六,建筑。

日本的建筑,花了很多心思在门,墙的绘画上。

还会花很多小心思,比如很精巧的把栏杆的头包起来,很能体现日本人细致的特点。

特色七,Q版佛祖。
不太明白日本人是怎么想的,好像很多寺庙都会有个很Q的佛让大家祭拜一下,或者作为本寺logo神马的。天龙寺一进去就有一个超Q的达摩像。

这条龙也挺Q的,也是天龙寺的特色。

从天龙寺北门出来,就是著名的竹海小路了。挺好看挺漂亮挺幽静,不过应该比不过中国一些著名的竹海吧,安吉什么的,而且我还挺喜欢杜甫草堂的红墙竹林小路。

小路走到尽头就是大河内山庄,对演员的别墅兴趣不大,就往大觉寺方向走。

路过了常寂光寺,进去转了转,感觉非常好的一个地方。

游人很少,也就三五个的样子,下着一点若有若无的毛毛雨,响着钟声,飘着檀香。这里是看红叶的绝佳地点,但是绿的也很美,非常的幽。





多宝塔是这里的著名建筑, 从常寂光寺还能俯瞰岚山景色,但是这些都比不上幽静宜人的感觉,尤其是还有一个和尚在一声一声慢慢的敲钟。

从常寂光寺出来,继续在岚山的乡村小路上溜达,两边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传统风格,主人还悉心打理,培育各种绿植。






落柿舍就在很近的地方。这里是松尾芭蕉的弟子向井去来的住所,他也安葬在一条路之隔的墓园里。作为一个平民的院落,没有皇家的精美装饰和绘画,但是整个院子充满禅意。和寺庙里的那种庄严,远离尘世的禅意不同,这种一种实实在在的,更接近生活的禅意。在整个旅行中,应该也是独一份的。







院子里面当当作响的,就是这种日本庭院文化的经典了。

院子里的柿子树,真的有柿子落下来的,就在树下。

院子里一棵老藤,爬满了整个棚子。长凳都是取材整棵的原木,太霸气了。

玩得很开心,在出门的地方买了一盒香,一张贴子。卖东西的还在上面很认真的盖了一个戳,很认真的包装,以为我们是台湾人,还多送了几个袋子,方便分开装送人用……

这时候才发现,原来日本人卖东西,包装是免费而且很认真的,袋子还是会根据需求多送的,对台湾人真的是很好的。

从落柿舍出来之后,往前走一小段,然后顺着一条小路往山上走,就到了袛王寺。这个寺彻底的把我击倒了……

半路上就开始铺垫,上山的路慢慢的树开始多起来。

然后等快到寺门口了,就开始向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状态过渡,袛王寺的门也是这种风格的。

往上走还有一个泷口寺,不过没有过去,据说也是有故事的。

进入袛王寺之后,完全就被一种幽幽的翠绿包围了。首先是有很多数,基本上遮蔽了天空,这样阳光透下来,就已经带了树叶的绿色。进而是整院子的青苔,被发挥到了极致……就是一个绿色的世界。

还专门为青苔开辟了介绍专区,地上也插了很多白色的小标签标示青苔的种类。没有天龙寺插木头牌子那么霸气,但是非常符合整个寺院的风格。


袛王寺其实面积非常小,不比落柿舍大多少,就是一间房屋加一片绿地,但是真是把绿这一点做到了极致。而且还专门用篱笆规划了路径,让游客从进门,需要弯弯曲曲的在院子里转一圈,才能走到主要建筑那里,否则如果几步就走过去了,曲径通幽的效果就完全没有了。

里面不让拍照,祭奠的是袛王,平清盛,袛王的母亲、妹妹等,里面涉及到了平清盛和袛王的爱情纠葛,可以百度之。平安时代和平清盛本人对日本文化的贡献显而易见,三十三间堂,天龙寺,袛王寺都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。

不过里面最有意思的是,在让游客坐着听解说的椅子上,睡着一只猫。超级淡定,随便摸,而且根本就不醒,眼皮动一动表示懒得搭理你就算了。看来在这里许久,修炼的已经达到了一定层次。

还正好看见有工人在维护青苔。这些日本中年妇女们,真的是在一根一根的拔草,用小镊子,一点一点的种青苔……每人身上背了一个香盒,里面焚香可以驱蚊虫。远远看去好像发功一样,头顶有白烟袅袅升起。日本人的认真态度真是不得不佩服,这样下去,我们啥时候能统一日本啊。

总而言之吧,袛王寺是个很小很极致的地方,在日本,是一个和樱花和枫叶都不沾边的,另类的地方。

出来之后回到大路上,打算吃午饭了,就挑了一家看得顺眼,人气还可以的餐馆。说人气还可以也是相对的,街上一共也没几个人,哪个店里有两桌以上就觉得很热闹了。

我点了一个凉面,js点的应该是豆腐饭吧。面附带的,一开始以为是豆腐,后来发现好像是米做的,不知道就是米糕,还是岚山豆腐就是这样的。

继续往大觉寺走,一路都是日本传统小房子,能看出有钱人家和穷人的一些区别,就是有专门的车位还是车挤在一个小院子里。有两个场景值得说一下。
一个是这个园子,绳扎的篱笆,仔细看,每个绳结几乎都是相同方向,相同手法,打得一模一样的。

还有这个,自觉投币的卖菜点……真的是,很无语……怎么说呢,没法说。

然后还路过了清凉寺,还真是五台山……这个就不去了吧,咱也有。

然后就走到大觉寺了。大觉寺的好处在于有中文解说器,一定要弄一个,不多见啊。

大觉寺位是真言宗大觉寺派的总院。正式名称为旧嵯峨御所大觉寺门迹。平安时代作为嵯峨天皇的离宫,贞观18年(876年)嵯峨天皇之皇女将之改为寺院。后来成为镰仓时代历代法亲王住持的寺院,战国时代曾一度烧毁,江户时代初期得以整修。

寺内的大泽池为嵯峨天皇离宫的池塘,是模仿中国洞庭湖的池泉船式庭园建造而成,是日本最为古老的庭园池水,为赏月佳地。不过感觉上不如天龙寺的池水精致,但是规模还是大一些。

解说里说了,大觉寺基本上是按照唐朝的宫殿制式建造的。唐门就是仿照当时的唐朝建筑,但是因为天皇喜欢菊花嘛,就在门上弄了一个菊花的凸起。后来这种凸起到处都是,我们都说天皇把菊花到处乱放。

正殿前面是梅树和橘树,也是大唐规制。后来在日本,梅树慢慢演变为了樱花,但这里还是梅树。墙上有五道白线,说明是皇家最高等级。

门和大殿并没有正对,所以在门的对面,建点东西也不是,不建也不是,最后就建了一个戏台……好诡异的。

另外大殿的建筑,也显然是经过日本式改良的,唐朝建筑也显然不会有一排柱子额外支撑屋檐,窗户的打开方式也不是这样的。建于公元1673~1680(延宝)年间,确实也已经很晚了。

所以总的说来,如果从皇家建筑来看,这个大觉寺虽然说模仿唐朝,但是还是比较不严谨的,起码基本形状和对称就不讲究。当时如果有唐朝使者来日本,看见这种地方,心里一定会暗暗鄙视日本吧,一帮穷乡巴佬。光看轿子,就比中国皇帝的排场差好多的。

但是现在,乡巴佬当年的建筑还在,而且还有一定量的。虽然经过了历代翻修,有的建筑形式有些走样。我们呢,有一座唐朝的庙,就已经稀罕的不得了了。

障壁画还是比较华丽的,而且办公事的地方和睡觉的地方,画风明显不一样,寝殿朴素多了。也是,金灿灿的,能睡着么。

还有个小地方要提一下,就是屋檐这个引导雨水的链子,还挺兼顾美学和实用性的。

解说还是不错的,还说了很多故事,什么某某将军还是天皇很喜欢这里,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,结果却再也没有回来之类的。

从大觉寺出来,就走回到了JR嵯峨岚山站,回到京都,然后坐车去了祗园。

祗园比想象中的小很多,基本朝各个方向都几步就过了。来的时候还没到时间,没上灯,很多饭店什么的也没开门还。


在白川南通的河边看到了很多LP上推荐的nb餐厅,价格也很是nb。如果能消费得起,一定很爽,但是只看看,就觉得祗园没什么意思。也许晚上亮灯了能更好看一点,但也就是这样了吧。有一只鹳或者什么鸟,居然淡定的站在河里,帅气的。




我们在三条通和四条通之间走了好几个来回,中间南北向的各种通走了好几个。花见小路通上,感觉各种陪侍店一个挨着一个,招牌上的男公关,打扮真是……

还走了一下手工匠艺人的街,各个店里面的东西,有的做的很好,但是既然已经上升到了技术品的高度,就都没看价格。没有过到鸭川那边去,所以不知道先斗町那里好玩不。

最后在三条通上找地方吃饭,这里有这一块LP上推荐的唯一能吃得起的,结果是中餐馆,必须不吃了。中餐馆隔壁就是一个日本烧烤店,屁颠屁颠就进去了,结果这一顿吃的可爽了。

刚到饭点,我们是最早的顾客。里面的服务员特别热情,炉前的师傅每次烤好了,还会很大声的吆喝一下。后来陆陆续续进来了很多人,有的坐桌,有的坐吧台。店里的伙计好像和大家都熟,一进门就聊起来,气氛特别好。

突然想起来格拉纳达那个只能站着吃的小餐馆,那个和谁都聊得很开心的掌柜的,虽然同样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但是觉得这种地方真好。推荐一下这个小餐馆,当然也是因为做的很好啦,就在三条通离东山三条路口不远的地方。

晚上回到晴鸭楼,又好好的跑了个澡,明天逛京都啦。

总结一下今天的行程吧,天龙寺胜在全面,袛王寺胜在极致,常寂光寺胜在一个幽字,大觉寺更接近唐朝古制,但其实可能只有唐门和正殿前两棵树更接近,不过有中文解说是个亮点。

LP说如果岚山只去一个地方,去天龙寺,去两个,再加上袛王寺。我倒是觉得可以把天龙寺换成大觉寺,大觉寺基本上也是各个元素比较俱全的一个寺,而且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寺,很多京都车站的站牌都直接写到大觉寺的,LP居然一句都没提,好诡异的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