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电影青红

情节之类的不说,有些地方觉得蛮无厘头的,可整个故事的背景整个故事的线索对我来说却是那么的熟悉……当初很多年轻人响应祖国号召,支援三线建设(就是当时认为要打世界大战,准备再建设一批生产基地,以防止战争爆发后沿海和内陆大城市生产被摧毁后没有反击能力),由于目的需要,当然就建在了很偏僻或者很隐蔽的山沟里,内陆地区。我的爸爸妈妈就是响应号召的年轻人之一。从小就知道,我们周围虽然是农村,可是我们的厂子却不一样。有自己的所有生活设施,每个人操着不同的口音,大家都很熟悉也很热情,就像电影中一样,看着电影真的是无比的亲切,不过时间点要往后一些了。谁家的破事,不省心的孩子往往都会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。大锅饭,日复一日,想走的上一辈人,考出去的第二代人,自产自销的恋情,新一代的家庭,和邻居厂子的交往,露天电影,电影院,舞会,公共澡堂,仅有的几个商店……不过我算是幸运的一代,能够和父母离开,虽然也有百般的阻挠和档案的封锁;即使没有离开的小时候的朋友,也有很多考去了北京之类的大城市……不过也就是我们这一代而已。

在海附读书的日子里,我很有一种亲切感。因为那里的很多都和我小时候的厂子很相似,有着自己的生活设施,自己的学校,从幼儿园到大学。如果你愿意,也能够在这里待一辈子,大工也是一样。其实像大化,大重,造船厂之类的大型企业,都是这样。看来这不仅仅是地域的特征,也是时代的特征吧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